2020年两会闭幕:经济增长目标落在就业和民生后面

2020-05-29 09:05 来源:中国网财经

5月29日电(记者李春辉)2020年全国两会5月28日正式结束。由于新流行的肺炎,今年的NPC和CPPCC会议在时间、持续时间和形式上与往年大不相同。其中最特别的是,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为年度经济增长设定具体目标,而是提出要把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放在首位。

不提及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视经济增长,也不会因为没有经济增长目标而迷失方向。

“我们制定了保护居民就业、人民基本生活和市场主体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增长直接相关。”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如果我们统一计算,实现“六个保证”,特别是以前的“三个保证”,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正增长,力争在一定范围内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在NPC会议和CPPCC会议期间,代表、专家和学者提出了稳定基本经济形势、保障就业和民生的建议,从而拓宽了思路,为中国在正常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实现各项目标指明了道路。

没有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宏观政策仍将有大作为

由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巨大不确定性,中国今年没有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一些代表、专家和学者表示,此举非常务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第十三届CPPCC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中,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没有为年度经济增长设定具体目标,这是符合实际的。我们有经济发展的潜力,但我们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才能主动应对不可预测的疫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李晶在小组讨论中表示,政府的工作报告没有设定具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经济增长或社会发展。相反,它通过充分做最坏的准备和争取最好的结果来反映底线思维。

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率是一个综合的基本指标,对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海外流行病的蔓延继续影响全球经济。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金融部表示,如果在这个时候硬性设定年度增长目标,特别是追求更高的增长目标,很可能会干扰既定的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然而,如果设定一个非常低的增长目标,这个目标的实际指导意义将相对较小。

那么,在没有经济增长目标的情况下,各方面工作的参考和依据是什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纪宁哲在5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但经济增长的内容已经纳入其他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例如,政府工作报告建议今年“在城镇创造900多万个新工作岗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CNNIC财经采访时表示,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数据来看,1%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提供约20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要增加900万个就业岗位,全年经济增长率不能低于4%。也就是说,就业目标从侧面对经济增长提出了要求。

在小组讨论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尚希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先德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姜志鹏在座谈会上表示,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明确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围绕民生的量化指标随处可见。以民生为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我们最初的心所在。

正如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所说,没有方向感,只是因为没有国内生产总值目标。应该做的工作应该照常进行,重点是加强“六个稳定”和“六个保证”。

事实上,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会迷失方向,但也会取得“巨大成就”。政府工作报告建议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和有希望。今年,赤字率计划使财政赤字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并发行1万亿元特种抗疫国债。谨慎的货币政策应该更加灵活和温和。降低利率和再融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的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张立群说,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具体目标,但围绕经济增长进行了密集的安排和安排,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周期调整得到了明显加强。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今年下半年将会更加明显。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将呈现V型反转格局。

此外,今年没有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成为地方政府进一步打破“国内生产总值崇拜”的机会。尽管中国多年来一直要求高质量的发展,强调“英雄不是由国内生产总值来评判的”,但在一些地方仍有“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的趋势,各种排名榜如“国内生产总值万亿俱乐部”仍很热门。

黄守宏表示,如果没有具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化指标,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以从速度焦虑和数字负担中解脱出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他们可以把精力放在保障就业、基本生活和市场主体上。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告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财经,今年不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只是评价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方面,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系统,内涵更丰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民生。

在小组讨论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为了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建议今后在国家一级不要提及具体的经济增长指标,而应设定就业指标,并提出发展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科技厅厅长谢静在小组讨论中说,建议今年只公布国内生产总值,不公布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以防止省市为了争夺排名而进行无效投资。

千方百计保企业、稳就业,夯实民生之基

如果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比作一幅画卷,经济增长的目标部分将是“空白”,而就业和民生部分将是“突出的”。就业是最大的生计,也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常用的词是“就业”,共出现39次。

受疫情影响,就业和民生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些行业,特别是电影电视、文化旅游、餐饮和其他服务行业,已经被关闭了很长时间,给它们的收入带来压力。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微型企业与相关

政府的工作报告指出,"应全面加强就业优先政策","财政、货币和投资政策应联合起来支持稳定的就业"。

“例如,财政政策的重点是用资金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金融政策主要是保护市场主体。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重点是保持民生底线。”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关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刘尚希委员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要优化财政资金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管理能力,以风险为核心指标对资金使用进行科学排序。

在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在座谈会上建议,要督促银行加强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尽职调查豁免和容错纠错机制,合理提高信贷比重,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及性,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投资方面,以5G应用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是今年的主要投资重点之一。张延生说,“新的基础设施”可以用来寻找新的工作,包括灵活就业、非正规就业和其他新的就业形式。通过改革和创新,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多管齐下将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丁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要把发展业余经济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开辟稳定就业的新领域。

中小微型企业是最重要的就业渠道。据统计,中小微型企业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约70%的专利权,超过6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超过50%的税收。可以说,保护中小微型企业就是保护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座谈会上说,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中小微型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严峻。他建议:第一,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税费,增加对私营企业的新贷款规模。二、进一步清理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欠款,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银泰集团创始人和主席沈国军在小组讨论中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39个“就业”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经济复苏和就业的高度重视。他建议:一是稳定复工复产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策倾斜,优化企业多渠道休养生息的经营环境。第二,引导电子商务、网上购车等新经济形式和新职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提前做好应届毕业生就业计划,大力推进灵活就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做出了扩大就业的安排,还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失业保障的措施。

政府的工作报告建议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将已投保不到一年的农民工和其他失业人员纳入其永久居住地的保护范围。我们将扩大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