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网民做针灸实验时 比亚迪和宁德不能坐以待毙?

2020-05-28 09:4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一位记者李星孙蕾和每一位编辑张蓓

“钢针”引发了宁德时报和比亚迪关于动力电池针刺试验的“争论”。

"不管它是否真的安全,我们都要用事实说话。"5月26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被认证为汽车博主的电表示,经过针灸治疗后,宁德时代的8系和5系三元锂电池都有同样的效果,并且有强烈的自燃现象。

5月21日,“小玉锂电池”用购买的宁德时代8系列三元锂电池进行了首次针灸试验。从“小玉锂电池”发布的测试视频来看,钢针插入电池后,电池立即膨胀,并伴有剧烈燃烧。

这种考验,让宁德时代不得不站起来。第二天,《宁德时报》连续发布了两个三元锂电池针灸测试视频,但结果与“小鱼锂电池”测试完全不同。宁德时报拒绝置评。

根据“小宇锂电池”的介绍,他用来测试的电池是一个拆卸的电池。“我的老板说我买的两节宁德时代的电池是用来测试车上的电池的。”“小鱼锂电池”告诉记者。

据了解,动力电池的自燃主要是由电池的热失控引起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力电池专家告诉记者,针灸测试是模拟电池热失控最严格的方法之一,能够通过针灸测试的电池相对更安全。

众包3000元针灸测试

“购买宁德时代用于针灸测试的电池是在粉丝的强烈要求下进行的,目的是给粉丝一个结果。”“小鱼锂电池”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小玉锂电池”购买两节针灸测试电池及相关设备的费用是通过粉丝众筹获得的,金额超过3000元。“用这笔钱,我买了两种电池,5系列和8系列,属于宁德时报。同时,我还购买了GB/T31485-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及试验方法》动力电池针刺标准要求的配件。”《李晓雨点》说,针灸的两个结果是一样的,自燃发生了。

在“小玉锂电池”对8个系列电池进行针灸测试后,宁德时报于5月22日至23日连续发布了两个针灸测试视频。一段视频显示,钢针没有穿透宁德时代的三元电池,钢针断了。另一段视频显示,宁德时代已经掌握了三元电池针灸技术。

至于宁德时代的测试结果,《李晓雨点》表示不同意。5月24日,又对宁德时代的5系列电池进行了针刺试验,结果仍然是剧烈自燃。

值得注意的是,“小鱼锂电池”并不是唯一质疑宁德时代发布的针灸测试视频结果的电池。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不懂武术的新浪微博@武术李云飞)也在5月24日发布文件称,“针断了或真的扎了,但电池没有短路,但针灸测试已经失败。”他还说,“针灸不会使电池短路,而通过针灸使电池短路取决于电池的热安全性,这是两码事;针灸可以防止电池短路。有许多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点。许多电池公司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

然而,一些网民(微博@大卫工程男)表示,判断内部短路取决于电压条件。“宁德0.48伏和0.08伏的下降不是短路,那么比亚迪在3月底刀片式电池打针后0.021伏的下降是短路?根据您的标准,刀片电池针测试是完全,彻底和适当的损失!输了。结束了!”上述网友表示。

对于上述网友的说法,“小鱼锂电池”打趣道:“我能有一个或两个系列5和8的电池,你们公司能通过穿刺测试吗?我会给他们看的。”

“宁德时代测试的两种电池要么是为测试而生产的,而‘李晓雨电’购买的测试电池是在市场上投入使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力电池专家认为,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比磷酸铁锂电池差,这是三元锂电池的天然缺点。市场上投入使用的80%以上的三元锂电池无法通过针灸测试。

然而,动力电池行业的专家杨伟斌认为,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仅用一个单位进行针灸测试并不符合发生极端事故的条件。“实际上,车辆碰撞和挤压事故可能比针灸测试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密封的电池组中,在支架的角穿透单个电池之后,电池组的散热等条件比针刺测试过程更差。”杨卫斌说道。

针灸安全不等于电池安全吗?

记者了解到,《李晓雨点穴》粉丝集资进行宁德时代电池针灸测试的原因主要是受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言论的影响。在5月11日举行的宁德时报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曾玉群公开表示:“公司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已经通过针灸测试,在电池级、模块级和系统级具有领先的安全特性。”

针对这一说法,“小玉锂电池”的粉丝们进行了一轮热烈的讨论,质疑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能否通过针灸测试,最终导致了“小玉锂电池”的两次针灸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曾玉群还提到“电池安全和电池滥用测试是两码事,但有些人把通过滥用测试等同于电池安全。”

有人认为曾玉群提到的“虐待测试”包括电池针刺测试,指的是比亚迪之前发布的刀片电池针刺测试视频。这也成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隔岸观火”的导火索。

据了解,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分别是8系列和5系列电池。其中,8系列电池是宁德时代投放市场的最新产品,将于2019年3月投入量产车辆使用。到目前为止,威来ES6、东风汽车D60EV等10多辆新能源汽车都配备了这种电池。曾玉群表示,8系列电池占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装机容量的20%。

5月25日,《宁德时报》在其《关于动力电池标准的一些认识》版中表示,从技术上来说,在电池组层面有更优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对单个电池进行针刺测试的实际需求已经不复存在。

面对质疑的针灸测试,宁德时代回应说,作为“吃螃蟹”的领导者,宁德时代应该关注电池的整体安全性,确保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是安全的,真正提高电池的实际安全性能。“事实上,车主在驾驶汽车时实际上不太可能遇到针刺伤。”宁德时报相关负责人表示,良好的整体电池保护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更为重要。杨伟斌还认为,针灸只是电池热失控的原因之一。“事实上,钢针之类的东西不容易穿透电池外壳。然而,在车辆碰撞和挤压后,外壳支架的角可能会穿透模块或单元,这相当于针测试。”杨卫斌说道。

自燃主要与电池的热失控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12日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删除了电池单元针刺测试,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测试,要求电池组或系统在单个电池的热失控导致乘客舱出现危险之前5分钟提供热时间报警信号。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近年来电动汽车自燃事故的不完全统计,虽然自燃事故的原因有所不同,包括电池质量缺陷、模块故障、碰撞或进水造成的电池组损坏等。这些因素最终导致锂电池热失控,从而导致自燃。

威来汽车认为,其召回车辆的动力电池组装有NEV-P50模块。模块中的电压采样线束方向不正确,可能被模块的上盖板挤压,导致挤压后的电压采样线束的皮肤绝缘材料磨损。在极端情况下,它可能导致线束绝缘层燃烧,从而导致热失控和电池组着火,从而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此,清华大学车辆工程系姚长生博士曾介绍,电动汽车自燃时电池热失控的主要诱因有三种:机械和电气诱因、电化学诱因和热诱因。其中,机电诱因指碰撞和针刺引起的热失控。电化学诱因包括电池中的过充电、过放电和短路。热诱导是温度管理失败引起的热失控,如电池温控芯片失效引起的过热,从而引起电池芯的热失控。

由此可见,针刺试验是导致电池热失控的原因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100强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曾高说,针刺试验是模拟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和严重的热失控试验方法。因此,电池是否能通过针灸测试确实是考虑电池是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新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给出了两种触发热扩散测试热失控的推荐方法。对于系统中的电池组或电池,一个是由加热引发的热失控,另一个是由针刺引发的热失控。这表明细胞针刺实验并没有完全被删除,仍有意义。

一些分析师认为,电池安全是一个系统和全面的问题,不能只考虑单个节点。从生产过程到电气控制系统策略等多个维度提高电池安全性应成为新能源企业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